2019/11/02

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與「見道」與《成唯識論》的矛盾 (一)



正覺同修會最大的號召,就是可以令學員「明心見性」為號召,因此從創立以來在吸引了許多學人。 法主蕭平實導師宣稱全球近三百年來,除了廣欽老和尚外,只有蕭平實老師及其數百位弟子「明心見道」,而「見性」的更只有蕭老師及十幾位弟子。
蕭平實導師自稱玄奘大師再世,在臺北正覺講九樓主講堂,將玄奘大師的雕像供奉在釋迦牟尼佛左側。 正覺以玄奘大師的《成唯識論》作為聖言量,認為正覺的七住位明心見道(親證阿賴耶識)在《成唯識論》中有絕對的依據。
這篇文章,主要從《成唯識論》入手,用問答的形式解釋蕭平實導師有關明心的各種說法,與《成論》的矛盾之處,讓讀者較易掌握其中的內容。
第一篇首先討論《成唯識論》與「見道」有關的內容。 《成論》的法義體系是佛法巔峰之作,名相繁多,立論慎密,而且是建立在過去經論的說法上,不容易理解是正常的。
第二篇進入正反比對,辨正的理據和基礎可以參考本篇。

問:禪宗的「開悟」是什麼?
答:禪宗的「開悟」,自古以來常稱為「明心見性」。 「明心」與「見性」本是指同一回事,但蕭老師將它區分為二,並定義「明心」是「大乘見道」,即明見自己的「本心」──現觀第八識(阿賴耶是如來藏)之所在或功能,是七住位菩薩的證量,相當於《成唯識論》所說的「真見道」。 蕭導師定義「見性」為「眼見佛性」──能以肉眼見「佛性」,是十住位菩薩的證量。 本文先不討論蕭老師所定義的「見性」。 本文只討論「明心」與「見道」。

問:正覺同修會的法義引起許多爭議,其中一個重大爭議點是圍繞著「明心」與「見道」此議題。 蕭導師是如何定義「明心」與「見道」?
答:這要從蕭平實老師的參究歷程談起。 蕭老師說,自己未悟前,有一天放棄從前所學的知見,自己參究如何是禪宗的「明心見性」;「明心」表示有一個「心」可「明」,而一般的見聞覺知心(前六識)大家都知道,表示此「心」非一般見聞覺知心。 突然間他就明白了此心即是唯識學所說的「第八識」,並知道它的所在、功能(此即是正覺同修會所說的明心密意);然後比對經論,認為「明心」就是「大乘見道」中的「真見道」。
《菩薩瓔珞本業經》有一段經文說:「諸善男子! 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複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1]蕭平實老師認為「見道」就是「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所以「明心」、「見道」相當於七住位菩薩,是「實義菩薩」、「 不退轉菩薩」。

問:傳統佛教如何定義「明心」與「見道」?
答:「明心」是中國傳統佛教中禪宗使用的名相,禪宗的「開悟」,常稱之為「明心見性」,簡稱為「明心」。
印度大乘佛教三系般若中觀系、唯識系、如來藏系的經論並無此名詞。 禪宗祖師運用經論的名相概念時不是非常嚴謹,著重參究,所以「明心見性」的內涵,在禪宗內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解讀,相當複雜,不易得到一致的結論。
相對而言,印度傳統佛教的經論文本中對「見道」有很清楚的界定。 我們先清楚了「見道」的內容,再回頭檢視禪宗的「明心」,才可能明辨其中的同異之處;也可以依此檢驗正覺同修會所說的是否正確。

問:何謂「見道」?
答:「見道」有「二乘見道」或「聲聞見道」與「大乘見道」之分。
對於「大乘見道」的描述,以《成唯識論》最為詳盡,而正覺同修會也將《成唯識論》視為准聖言量,以之為本作法義辨正。
《成唯識論》所使用的名相,基本上是沿用北傳說一切有部,尤其是世親所作之《俱舍論》,只是法義上會針對小乘法義錯謬之處作辨正。 「見道」的內容也是如此,因此必須對《俱舍論》的說法先有綱要性的瞭解,才不會誤讀《成唯識論》。
二乘的修行階位,依《俱舍論》的說法分為:
一、凡夫為了涅槃解脫,應具備四預流支[2];然後清淨身器[3]、正修止觀:修習五停心觀[4]、別相念住[5]、總相念住[6],此三方便,稱為順解脫分[7]
二、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法,又名四加行順抉擇分[8]。 前三方便與四加行,合稱七方便,是為七賢位。 四善根的止觀,唯依定地而有,于聞思修的三慧中,非聞思慧,唯是修慧;定地是指六地:未至定、四靜慮(初、二、三、四禪)、中間定(初禪與二禪、二禪與三禪、三禪與四禪之間的近分定)。
三、見道:由世第一法位,無間的發起無漏十六心[9],現觀欲界、色無色界四聖諦之理,而斷八十八種見所斷煩惱隨眠[10],超越異生地(凡夫),入正性離生[11]。 這無漏十六心,總說名為聖諦現觀,因這是對三界的四聖諦境,次第現前而如實觀的。 斷八十八種見所斷煩惱,有時略說為斷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 聖諦現觀的前十五心位,稱為預流向(初果向),第十六心位,稱為預流果(初果),進入二乘的聖位
四、修道:由初果進修至二果(一來)、三果(不還),斷五下分結。
五、無學道:進斷五上分結、一切修所斷煩惱,證四果(阿羅漢)。
以上修行的五位,《成唯識論》有承襲它的架構,用來說明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 如《成唯識論》說: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12]
在《攝大乘論》中,資糧、加行二位攝為「勝解行地」,如下圖表所示:[13]




《成唯識論》將「見道」的階位稱為「通達位」,位在初地,這是大乘的聖位

問:如何理解《成唯識論》的理論架構?
答:要瞭解《成唯識論》的名相與法義,除了先大致瞭解《俱舍論》外,還需先于此論的背景與架構有一大概認識。
《成唯識論》是屬於瑜伽行派(彌勒、無著、世親所創)中的純粹唯識思想(不雜糅如來藏思想)類型,[14]主要是依《解深密經》、《大乘阿毘達磨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辨中邊論》、《 顯揚聖教論》、《二十唯識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百法明門論》等,以世親《唯識三十頌》的架構作詮釋,用「唯識」的理趣說明大乘佛法的「境、行、果」:
一、前二十五頌,說明「唯識境」。 「」即一切法、萬有諸法,若作分類,可分為心王、心所、色、不相應行、無為五種,共一百法,所謂「五位百法」。 前四類是諸法的事相,亦即所謂現象,是有為法;第五類無為,是諸法的理性,亦即所謂 法性、本體、真如,是無為法。 因為一切現象、有為法,皆是(心)識所變現,所以總稱為「識相」;諸有為法的本性──真如,即是「識之實性」,也是不離識,所以稱為「識性」 ;而不論「識相」、「識性」終不離識而有──唯識」,故稱為「唯識相」、「唯識性」。 前二十四頌是說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說明「唯識性」。[15]
二、第二十六至二十九頌,是說明「唯識行」,即各階位的修行。 各階位的情形如論所說: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 謂諸菩薩,于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 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複令悟入唯識相性[16]
修行就是要「悟入唯識相性[17],可知,見道──通達位,是如實通達唯識相性,是凡夫第一次悟入唯識相性  ,轉凡成聖。
三、第三十頌是說明「唯識果」,即佛果。

問:《成唯識論》如何界定見道?
答:《成唯識論》分見道為「真見道」與「相見道」。
唯識的修行,以「悟入唯識相性」為總綱。 在資糧位時,于唯識相性,只能深信勝解作觀。 在加行位時,于定位作觀,于心中安立一個真如的概念作觀(帶相觀心),于唯識真勝義性(即真唯識理、真如)無法悟入、實證、安住,[18]因此還是屬於勝解行地,不是證位。 [19]
真見道,即凡夫經資糧位、加行位修行至世第一法時,會無間的生起無分別智,體會真如,此時稱為進入通達位, 這是自凡夫以來,第一次照見真理(即真如)的緣故,所以也名為見道 [20]
直到真見道時,無分別智二空智──生空智[21]、法空智)生起,才是真正「 證真如」,實住唯識真勝義性[22]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即 二空真如──生空真如、法空真如),實斷分別煩惱障與分別所知障隨眠(種子)。
這些過程雖然經過三個剎那(真見道時,第一剎那是無間道,斷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第二剎那是解脫道,斷障後證得真理的解脫境生起;第三剎那是勝進道  [23]才完成,但是此三心的行相相似平等,可說為一心,故說是一心真見道[24]
真見道就是前所說的「悟入唯識相性、如實通達唯識相性」中的「悟入唯識性、如實通達唯識性」,真見道後,無間進入相見道,相見道 就是「悟入唯識相、如實通達唯識相」。 [25]

相見道有二部分:
一、觀非安立諦(即真如)有三品心:第一心,在無間道效法真見道生空智(我空智)的見分,起我空觀而學習斷分別我執(分別煩惱障)的相(內容)、證生空真如, 生起的智慧稱為「內遣有情假緣智(緣內身而遣除「凡夫執假立的有情或我為有真實自性」之智)」,是生空觀智(我空觀智);第二心,在無間道效法真見道 法空智的見分,起法空觀而學習斷法執(分別所知障)的相(內容)、證法空真如,生起「內遣諸法假緣智(緣內身而遣除「 凡夫執假立的法為真實有自性」之智)」,是法空觀智;第三心,在解脫道效法真見道二空智的見分,起二空觀而學習斷一切我、法執(分別二障)、 證二空真如的相(內容),生起「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普緣內外一切有情及諸法而遣除「凡夫執有真實我法」之智),因此是二空觀智 [26]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三、苦類智忍;四、苦類智;五、集法智忍;六、集法智;七、集類智忍;八、集類智;九、滅法智忍、十、滅法智;十一、滅類智忍;十二、滅類智;十三、 道法智忍;十四、道法智;十五、道類智忍;十六、道類智。 (此十六心內容相當複雜難解,日後有機會再述)。
真見道的無分別智,證唯識性,屬於根本智,因為根本智的所緣境真如、唯識(真勝義)性、非安立諦無相、無分別的, 因此根本智是有見分、無相分,直接挾帶真如相、親緣真如(此挾帶真如內容,深奧不易理解,後續再述)[27]
相見道的智慧是證唯識相,屬於後得智,它緣非安立諦與安立諦;與根本智不同的是,後得智是有相、有分別的,所以它見分、相分皆有。 [28]

問:前面說,真如是無相的,相見道後得智緣非安立諦(真如)時,為何仍是有相、有分別的?
答:因為真見道無分別智根本智)緣真如時,它是直接挾帶真如體,不必再變出真如相分而緣(不變而緣),所以說它是「 有見分無相分」、「智與真如平等平等」(智如合一)、「俱離能取所取相(能所雙泯  )。 直接挾帶真如體而緣,才是親證、親緣 [29]
相見道後得智緣真如時,它只是效法(類比)根本智見分于無間道斷分別二障隨眠、解脫道證二空真如的過程行相,[30]它必須變出真如相分而緣(變而緣),因此不是 親證、親緣,而是帶相而緣,因此說見、相分皆有,是有分別。

問:相見道既不是親證,可以斷二障隨眠(種子)嗎?
答:《成唯識論》說,「前面說,諸相見道,在世第一法位後,無間地生起及斷分別二障種子,其實不是如此的,它只是依真見道之內容而假立的;因為在真見道證非安立諦後,才能依之起安立諦的;分別二障種子在真見道時已經斷除了 。」[31]

問:真見道時,無間道斷分別二障種子,解脫道時證二空真如,既已斷惑證理,為何還需假立的相見道?
答:因為真見道時,唯證乃能相應,其中無語言、尋思心行,能所雙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相見道中,學習真見道中斷、證內容,這時需要安立各種名言、概念,來了知非安立諦(真如)以及與其相關的四聖諦等安立諦的內容,然而前提都是要有真見道的親證非安立諦(故說,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 )。
「既是假立的,為何還要學習? 」因為菩薩求一切智智,為欲遍知斷二障、證二空理的一切內容,能為度眾之方便善巧,所以需要學習。

問:二乘見道時斷八十八種「見所斷煩惱」(以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三結為代表),證初果;大乘見道斷哪些煩惱,證甚麼果?
答:《俱舍論》所說的煩惱(論中用隨眠),即唯識經論所說的二障(總稱為[32]中的 煩惱障煩惱障所知障,各有分別起與俱生(任運)起二類 ,皆可分為三個層次:種子(隨眠)[33]現行習氣
二乘只斷煩惱障的種子與現行,不斷煩惱障習氣;所知障的三個層次,皆不能斷。
唯識經論于煩惱的分類、數目與《俱舍論》不同,煩惱障總共一百二十八煩惱,其中見所斷有百一十二煩惱,修所斷有十六煩惱。 [34]
而分別煩惱障與分別所知障是見所斷,俱生煩惱障與俱生所知障是修所斷 [35]凡夫所具有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其現行在加行位時可以伏住而不現行而煩惱障與所知障二者的見所斷種子,在極喜地見道時初斷(沒有種子了,自然就不會有現行)。 [36]
菩薩得真見道、相見道二種見道時,證入極喜地(初地),生如來家。 [37]初地所斷的障,亦稱異生性障,即是分別煩惱障與分別所知障種子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分別煩惱障種子,這時名為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俱斷分別煩惱障與分別所知障種子,才能名得聖性 ;異生性即是凡夫性,是有漏種子現行,菩薩二種真見道(即生空智與法空智)現前時,分別二障種子同時斷除,猶如光明與黑暗不能同時存在,聖性與異生性的情形也是如此。 [38]


1.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諸善男子! 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複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CBETA, T24, no. 1485, p. 1014, b29-c4)

2. 四預流支:一、親近善友,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3. 清淨身器指:一、身心遠離,二、喜足少欲,三、住四聖種。 「住四聖種」的意思是:對於已得的衣服、飲食、臥具,生喜足心,並對斷煩惱修聖道,生樂欲念。 如其次第,名為衣服喜足聖種,飲食喜足聖種,臥具喜足聖種,樂斷樂修聖種。 總稱為聖種者,因為依此能出生眾聖。 

4. 五停心觀:一、不淨觀,二、慈悲觀,三、因緣觀,四、界差別觀,五、持息念。 

5. 即以自相或共相修四念住觀──以自相觀身受心法,或以共相觀身受心法。 自相別觀就是觀身受心法的自性,以對治淨樂我常的四倒;共相別觀就是觀身受心法的共相,各為非常、苦、空、非我。 

6. 總緣身受心法的四法修四念住觀。 

7. 解脫就是涅槃,分是因的意思,因為五停心觀等的善法,能順解脫而為其因,所以名順解脫分。 

8. 抉是抉斷的意思,擇是簡擇的意思,分是一分的意思。 謂諸聖道,名為抉斷簡擇。 但是講到諸聖道,主要的是說見道,因為有知苦、斷集等因,所以說之為諸。 總見道名為抉擇,四善根為引發抉擇的緣,順益于彼,所以名為順抉擇分   

9. 十六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三、苦類智忍;四、苦類智;五、集法智忍;六、集法智;七、集類智忍;八、集類智;九、滅法智忍、十、滅法智;十一、滅類智忍;十二、滅類智;十三、道法智忍;十四、道法智;十五、道類智忍;十六、 道類智。

10. 《俱舍論》稱煩惱障之煩惱為隨眠,三界的隨眠共九十八種。

11. 所謂入正性離生者:見所斷的煩惱,令諸有情墮在三惡趣中,受種種不可言說的劇苦,就如生硬的飲食,在有情的生命體中,作出種種苦惱的事情一樣,所以名之為。 或說見惑煩惱這種東西,令諸有情所修的善根,不得淳熟,所以名之為。 現在所得的見道,能夠超越這些,所以名為離生正性,或說就是涅槃,或說就是見道,依前者言,正性的離生,名為正性離生,依後者言,正性即離生,名為正性離生。 所謂入正性決定者:或說取決涅槃,或說決了諦相,名為決定。 (引自演培法師,《俱舍論頌講記(下)》,頁212。 )

12. 《成唯識論》卷9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11-15)

13. 引自《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 (太虛大師全書 9p1041)

14. 參考周貴華著《「批判佛教」與佛教批判》〈自序〉頁3:「從護法玄奘唯識可知印度唯識學的一種類型,而從唯識經典中有如來藏思想,可知印度唯識學有另一種類型。 簡而言之,在唯識性統攝下,有以有為性阿賴耶識為中心的一分,還有以無為性心性真如為中心的一分。 前者可稱純粹唯識思想類型,後者則是與如來藏思想合流所成,以唯識意義上的心性真如為如來藏,可稱非純粹(即雜糅)唯識思想類型。 」

15. 《成唯識論述記》卷1:「初二十五頌,明唯識境;次有四頌,明唯識行;末後一頌,明唯識果。 」(CBETA, T43, no. 1830, p. 237, c6-8) 《成唯識論述記》卷9:「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 」(CBETA, T43, no. 1830, p. 555, b26-27)  

16. 《成唯識論》卷9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15-20)

17. 《成唯識論》卷9:「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于幾位如何悟入? 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于五位漸次悟入。 」(CBETA, T31, no. 1585, p. 48, b5-6)  

18. 《成唯識論》卷9:「皆帶相故未能證實。 菩薩此四位中,猶于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 彼相滅已方實安住。 」(CBETA, T31, no. 1585, p. 49, b23-27)  

19. 《成唯識論》卷9:「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CBETA, T31, no. 1585, p. 49, c13-14)  

20. 《成唯識論》卷9:「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CBETA, T31, no. 1585, p. 50, a4-5)  

21. 「生空」即是「眾生空,補特伽羅空」,含攝「我空」。 

22. 《成唯識論》卷9:「若時菩薩,于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 」(CBETA, T31, no. 1585, p. 49, c18-20)  

23.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56 分別賢聖品〉:「應知一切,略說唯有,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 論曰:加行道者,謂從此後無間道生。 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 解脫道者,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 勝進道者,謂三余道。 道義雲何? 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或複道者,謂求所依,依此尋求涅槃果故。 解脫、勝進如何名道? 與道類同,轉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後後故,或能趣入無餘依故。 」(CBETA, T29, no. 1558, p. 132, a6-15)《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91 諦品〉:「無間道者,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余。 所以者何? 由此道無間,能永除遣此品煩惱所生品類麁重,令無有餘。 又轉麁重依,得無麁重,是名修道中無間道。 解脫道者,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 所以者何? 由此道能證煩惱永斷所得轉依故。 勝進道者,謂為斷余品煩惱所有方便、無間、解脫道,是名勝進道。 所以者何? 為斷此品後余煩惱所有方便、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故名勝進道。 又複棄舍斷煩惱方便,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方便安住諸法,或進修余三摩缽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 又複者為顯余義,舍斷煩惱諸方便道,但正思惟契經等法;或複于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或複進入余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 又為引發勝品功德,或複安住諸所有道,名勝進道。 所以者何? 若為引發神通無量等諸勝品功德,或彼生已現前安住,如是等道名勝進道。 如是已廣說修道相差別。 」(CBETA, T31, no. 1606, p. 737, c21-p. 738, a10) 《成唯識論》延用《阿毘達磨俱舍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的「四道」名相與概念,見道前, 加行道(加行位)至世第一法時,一剎那無間進入見道(通達位)。 真見道時,第一剎那是無間道,斷分別煩惱、所知障種子;第二剎那是解脫道,斷障後的解脫境生起;第三剎那是勝進道  ,然後進入相見道、修道(修習位);這三心或剎那,相貌相同(相等),可說為一心。 

24. 《成唯識論》卷9:「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CBETA, T31, no. 1585, p. 50, a5-8)  

25. 《成唯識論》卷9:「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 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CBETA, T31, no. 1585, p. 50, b14-17)  

26. 《成唯識論》卷9:「相見道,此複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 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 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名相見道。 ......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 」(CBETA, T31, no. 1585, p. 50, a11-20)

27. 《成唯識論》卷9:「若時菩薩于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  俱離能取所取相故。 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無相取不取相故。 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 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 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 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 故應許此有見、無相。 」(CBETA, T31, no. 1585, p. 49, c18-p. 50, a4)  

28. 《成唯識論》卷9:「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 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CBETA, T31, no. 1585, p. 50, b14-17)

29. 見注27 

30. 《成唯識論》卷9:「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 謂觀現前、不現前界苦等四諦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 如其所應,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相見道。 」(CBETA, T31, no. 1585, p. 50, b2-6)  


31. 《成唯識論》卷9:「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 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 」(CBETA, T31, no. 1585, p. 50, b12-14)  

32. 《成唯識論》卷9:「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 二取習氣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 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CBETA, T31, no. 1585, p. 48, c3-11)  

33. 種子又稱為隨眠,見上注。   

34. 《顯揚聖教論》卷11 攝事品〉:「見所斷有百一十二煩惱,修所斷有十六煩惱;如是見、修所斷,合有一百二十八煩惱。 」(CBETA, T31, no. 1602, p. 485, b13-15)  

35. 《成唯識論》卷9:「如是二障分別起者,見所斷攝;任運起者,修所斷 攝。 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 永斷二種唯聖道;能伏二現行,通有漏道。 」(CBETA, T31, no. 1585, p. 48, c26-29)  

36. 《成唯識論》卷10:「煩惱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 所知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修所斷種,于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 八地以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彼故;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 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 」(CBETA, T31, no. 1585, p. 54, a6-18)  

37. 《成唯識論》卷9:「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 」(CBETA, T31, no. 1585, p. 50, c14)  

38.  《成唯識論》卷9:「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 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CBETA, T31, no. 1585, p. 52, b20-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