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8

琅琊隨筆 (6):客觀與公平?



很多人喜歡說,正覺批評者的言論情緒化,言辭激烈、尖銳、刻薄、不客觀、不理智、不公平。
先說說客觀和公平。
每次看到這種評論,我都想問:你覺得怎麼才客觀公平?你怎么知道正覺批評他人的内容就客觀公平?
比如說,我在正覺沒看見幾個人讀印順的書,就不要說客觀地讀,大家都是讀正覺自己人的摘錄和評論,可是說起印順,居然好像什麼都知道,這是客觀?
蕭導師講經一再說,印順臨終,被弟子打麻藥,避免露出惡相。 這是對印順弟子的嚴重指控,證據何在? 下面誰親眼看見了? 可是大家還不是當成事實那樣聽。 這叫公平?
Anchor
蕭導師說宣化上人墮落鬼神道,連人身都沒有得,根據的是一個弟子的夢境,這就是客觀?
正覺把所有非正覺著作裡面的內容,全盤否定,稱為「外道引文」,這麼以偏概全,是客觀公平嗎?
評論正覺的人不一定中肯,說的也不一定是事實。有些明顯是胡編亂造、刻意污蔑。
就像正覺批評密宗,也不等於正覺自己正確,批評正覺的人自己的認知和觀念可能同樣歪斜偏頗。
但是,如果這些是不客觀、不公平,正覺的既得利益者和奔著明心努力的人,他們都是有名分福報可圖之人,他們說的話有可能完全客觀公平,不渗透自己的偏颇?
正覺是一個靠捐獻才能維持的團體,它為自己辯護維護自己的形象理所當然,有何客觀可言?
要客觀公平,除非大家對正覺的瞭解是大致相同的水準,沒有資訊量的差異,像法庭審案那樣把證據攤開在檯面上對質,再找個沒有利益衝突的第三者評斷是非,還比較說得過去。
用「不客觀、不公平」這種話來駁斥別人,除非能說出一個客觀公平的原則方法,否則毫無意義。
說別人不客觀的人如何證明自己不是主觀的?

瞭解其他人對正覺的看法在正覺的經歷,就像上淘寶買東西。
你希望看看用家的評論,如果許多人都指出同一個問題,就算你還是很想買,請存個疑、留個心眼兒,不要太一廂情願、过度盲目。
一個長期用家,跟一個沒用過的人,或是對貨品一知半解的人,大家對貨品質量的瞭解程度有相當的距離。
分享是為了保護其他買家的利益。
人絕大多數只願意聽自己想聽的、看自己想看的內容,因為反方的言論讓你不舒服,甚至傷害你的感情。
結果我們看評論都只看廠商自己寫的正面評論,再反過來說批評的人不客觀公允。
你真的希望以後沒人發言,告訴你真相?

分享正覺的經歷,為的是保護所有人的知情權。
正覺同修會是一個透明度很低的團體,用自己詮釋的「戒律」和制定的「會規」,禁止學員分享討論與佛法和正覺有關的資訊。
會內的事情可以無限上綱,什麼都變成機密,資訊分化切割到很多事情(比如两颗黑舍利代表什么人?)連親教師都不一定知道內情。
網路上的內容,不一定是事實的全部,也一定有主觀的部分,畢竟每個人的經歷看法角度都不一樣。
把不同人的經歷拼湊起來,才能獲得一個比較立體的理解。
不分享,等於任由大家被蒙蔽。
讀者可以懷疑任何沒有證據的評論,但是請不要一邊質疑網上的批評,一邊把正覺和蕭導師所說的話,不經思維查證,當成真理真相。
要公平,就請對雙方都採用同等的標準。


在大是大非面前說出真相,是做人應該具備的良知。
做為學佛人,菩薩戒也要求受戒者舉示他人過失。此戒條不是要我們沒事找別人茬,是説明戒子反省自己,不覆藏嚴重過失。
正覺的問題涉及佛法和制度兩方面,要說清楚不容易,而且正覺的人情執深重,根本不會聽。
這些,寫文章之前我都考慮過。
可是想一想,當初我們為正覺做義工的時候,全心投入,言聽計從,多辛苦都毫無怨言,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程度,心裡充滿了學法利益眾生的熱情。
但是當發現正覺的「不正」,從前精進的「菩薩」突然選擇沉默,說一些「每個宗教團體都是這樣」的話來搪塞,為了面子,為了不惹麻煩,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權力,知道真相而不說,或者自己退出了從此不聞不問,這豈不前後矛盾?
若是如此,我們學法修行為的是自己感覺良好,還是真的為了追求真理真相,為了讓眾生得安樂?
如果給正覺捐了這麼多錢,做了這麼多事,幫正覺批評了這麼多人,但是竟然不關心這個團體做事是否正當合理。
我們事真的關心善惡因果,還只是自欺欺人地尋求宗教安慰?
說這些,不是沖著不了解正覺的基層學員和大陸學員。距離這麼遠,煙幕這麼多,怎麼看得清?
我不理解的是那些在正覺多年,什麼都見過,什麼都可以視而不見,什麼都不去查究的人。
就是因為願意出來說出真相的人太少,即使做不到客觀公平,該說的還是要說。


至於那些情緒化的評論,我肯定有不少批評正覺的人,是不滿意正覺貶低自己的團體和師父,這些本來就是常人最珍視的「我所」。
但是我更肯定的是,對正覺最嚴苛的,是曾經接觸到權力核心的人。
外面說法有錯的「法師」、「大德」、「上師」多得很,他們的學員就算改弦易轍,也不一定會出來指責自己以前的師父。
臺灣宗教團體這麼多,覺得不對不適合就離開,是平常事。
為什麼正覺的人這麼激動?
個別人是知道正覺的佛法錯得太離譜,更多人是因為被壓榨、侮辱、利用、欺瞞。


外面對正覺的情緒化評論,一種是正覺負能量的反彈,二是正覺內部不滿情緒的爆發。
記得有位很老實的正覺菩薩,有次共事時突然傾訴做義工時被人欺辱的經歷。
當時已經看到了不少「內幕」,以為可憐人已經夠多了,沒想到沒破參的人卑微委屈至此。
我說不出口的是,還有人更慘,被劈頭蓋臉指著頭辱駡;而且他苦苦忍耐,可是日後明心看見的醜惡和扭曲又是另一個層級的。
跟正覺大菩薩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你感覺這個團體又要籠絡你、又要利用你、又要完全控制你、又要猜忌、又要假裝開明、動不動還恐嚇你,對你予取予求但是毫不尊重。
在正覺,人是一顆旗子,不是被尊重、善待、愛護的对象。
經歷過的人,很難沒有情緒。
當你長期試圖忍辱壓抑,最後發現真相與當初想像的天南地北,幻覺粉碎後爆發出來的就是尖銳激烈的控訴。
我不是在鼓勵情緒化,批判原本就應該冷靜、理智、終於事實。 但是請大家理解背後的原因。


如果只是被一些明心菩薩欺辱,很多人還可以忍耐,因為說到底,大家的信仰根基是導師和導師的法。
離開的人那些強烈的情緒,歸根究底是對蕭平實導師的徹底失望。
看過一些幹部與蕭導師的信件來往。有些是吹噓業績的,有些是巴結討好的,有些是為自己的眷屬下屬彙報功德的,還有就是告狀的。
看完的感覺是:告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導師似乎什麼都信,怎麼處理給什麼評語,就看你告發的是什麼背景的人,有多少人一起告發。
然後不會有人查證事實,被人舉發多了高層必然猜忌你,收回你的職位權力,把你邊緣化。
蕭導師不是說自己有護法神通風報信嗎? 麼會不分是非?
可是事實是,蕭導師根本不了解他的弟子,所以才分不清好壞忠奸,就像他可以縱容自己前世的女兒到處罵自己的弟子。
這種不客觀不公平,又怎麼說呢?

知人善用是一個機構成敗的關鍵。
如果正覺是一個自負盈虧的私營企業,這樣的用人方式,豈不早就垮臺了?
如果正覺是一個人,你會選擇跟一個長期高高在上、要求你絕對服從、你對他好信任他,他就對你予取予求,你有絲毫不滿或懷疑,馬上翻臉的人當你的朋友?
最諷刺的是,這些人說他們是慈悲智慧的「菩薩」,你批評他們是你不安忍。
每次聽蕭導師說「真心」、「直心」,都覺得刺耳。 這是一個既無真情也無信任的團體,何來「直心」和「真心」?
當我們一天到晚把「真心」、「慈悲」、「菩薩」、「如來藏」這些名詞掛在嘴邊,但是卻背其道而行,本質上就是在濫用、玷污、褻瀆本來清淨的佛法名相。
跟真相隔了無數層的人,如何理解其中的心情?
臺灣已故作家林奕含,在其著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面說: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